【以案说医】欧阳惠卿:辨治不孕症经验

摘 要

  ▲欧阳惠卿(1939年7月生),首批全国名中医,第一批广东省名中医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、主任医师。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顾问,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

▲欧阳惠卿(1939年7月生),首批全国名中医,第一批广东省名中医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、主任医师。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顾问,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,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荣誉顾问。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,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,广东省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。

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,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、法、方、药的具体运用,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。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。我们推出【以案说医】栏目,以期传承精华,启迪我辈,共同进步。

【基本资料】

蓝某,女,30岁,于2004年1月22日开始于门诊求治。

【发病过程】

主诉:结婚3年未避孕而未受孕。

病史:患者既往月经稀发。2-4月一行,2001年3月结婚,未曾怀孕,配偶精液检查正常。末次月经1月17日,持续5d,量中。妇检:外阴阴道正常,分泌物略多,宫颈光滑,宫体前位,常大,双附件正常。舌质淡暗,苔薄白腻,脉滑。

辅助检查:内分泌检查:LH∶FSH=7.74IU/L∶5.21IU/L,基础体温测定为双相型,但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,高相持续10d。

【辨证论治】

中医诊断:原发性不孕

西医诊断:不孕症

证型:肾虚痰结

治法:补肾化痰

处方:皂角刺10克,浙贝母15克,陈皮5克,法半夏10克,茯苓20克,枳壳15克,紫河车15克,熟地黄20克,菟丝子20克,益母草30克,甘草6克。

【随诊过程】

1月31日二诊

患者于1月27日开始B超监测排卵,见右侧最大卵泡为0.9cm×0.8cm,左侧0.7cm×0.3cm。1月31日见左侧最大卵泡1.3cm×1.3cm。查见舌尖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予以温阳补肾为法,促进卵泡成熟。

方以二仙汤加味:淫羊藿15克,熟地黄20克,菟丝子20克,山药20克,仙茅15克,知母15克,甘草6克,泽兰15克,枳壳15克,紫河车15克,当归15克,7剂,水煎服。

2月3日三诊:

B超监测得优势卵泡1.7cm×1.5cm。实验室检查宫颈分泌物见羊齿状植物结晶(++),宫颈粘液拉丝长8cm。诉有耳鸣,舌淡红,边有瘀斑,苔薄白,脉细弱。嘱患者继服上药。

2月7日四诊:

基础体温呈双相改变,诉近日有乳房胀、耳鸣等症状,舌尖红,苔薄白。

予以补肾温阳为则,方以寿胎丸加减:莲须15克,黄芩10克,桑寄生15克,川续断15克,菟丝子20克,制何首乌20克,柴胡10克,茯苓15克,当归10克,杜仲15克,党参10克,巴戟天10克。

2月21日五诊:

月经未潮,基础体温仍然呈高相,诉乳胀、腰酸,口干微苦。患者舌质尖红,苔薄黄,脉滑。

仍然同前治疗原则,守上方去当归、巴戟天、党参等温燥之品,加用黄精20克,益智仁15克,白芍15克等养阴固肾。

2月28日六诊:

月经仍未来潮,自测尿妊娠试验(+),基础体温呈持续高温相24d。患者诉左侧小腹痛。予以查尿妊娠试验示阳性,建议B超检查。

中药以固肾安胎为则,佐以清热和胃安胎,方以寿胎丸加减,以桑寄生15克,川续断15克,菟丝子20克,莲须15克,黄芩10克,茯苓15克,制何首乌20克,砂仁(后下)6克,苏梗10克。

3月13日B超检查示:宫内妊娠7+周,活胎。继以上方服用。

【按语】

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而致肾阳虚衰,冲任失于温煦,故不能摄精成孕,月经稀发。舌质淡暗,苔薄白,脉滑,均为肾阳虚衰兼有痰湿之征象。初诊时基础体温测定虽为双相型,但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,高相持续10d。

欧阳教授考虑患者为卵巢黄体功能不足,又处于经后期,治疗上给予补肾温阳,佐以行气化痰。欧阳教授认为女性不孕与肾-天癸-冲任-子宫生殖轴功能失调密切相关,先天禀赋不足,或房劳多产,或久病大病,“穷必及肾”,均可损伤肾气,冲任虚衰,胞脉失于温煦,而不能摄精成孕。

接下来欧阳教授顺应患者月经周期进行变方,患者能正常排卵,排卵后继续予以温阳补肾,使胞宫温暖,能正常摄精成孕。基础体温的监测也日趋向好。

从本例中可见,欧阳教授在临床诊疗上不拘泥于古法,以中医治疗为主,充分发挥中医调经助孕的优势,利用中药促排卵;同时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基础体温测定、宫颈粘液、B超检查监测排卵等,以明确诊断,结果如鼓应桴。■

【来源: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工作室,内容节选自《欧阳惠卿教授辨治不孕症经验》,河南中医,2005年第25卷7月第7期,作者:李坤寅】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